宦官自小入宫,为何还会宣读皇帝的旨意,原来我们都被骗了
宦官,其实就是咱们常说的太监,一说到太监,大家想到的就是,他们扯着尖锐的嗓子,在群臣面前,宣布皇帝下的圣旨,一副小人得志的样子。
尤其是在不少古装剧中,经常会看到太监读圣旨的画面。

不过,有人也提出了疑问,大多数的太监,都是从小送到宫里面的,自小就是干着苦活长大的,根本就没有接受过什么教育。
这样的人,怎么可能会读得懂圣旨呢,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秘密呢?
首先咱们从古书上可以看到,一般宦官的人选,也都是有要求的。
古时候的穷苦人家,家里的孩子多,就会把孩子送到宫里面做太监,这样的太监,其实是最低等的,干的也都是一些脏活累活;

而还有一部分太监,他们并非是因为贫困进入宫里面的,而是因为家中有人犯了罪,受到了牵连,因此受到了宫刑,无奈这才做了太监,这样的太监一般有点文化,可能会比最低等的太监职位好一些。

然而,太监的身份也是会变化的。
宫里面不光有干杂活的太监,也有照顾主子的太监,就好比是贵妃娘娘,或者是皇帝身边的太监,那可都是贵人身边的贴身侍从。
咱们看电视剧的时候,就可以看到,这些太监无论是何时,都会跟随着主子身边。
只要是主子受到了封赏,那身边的太监自然也会受到重用,从而身份地位也变得不同,甚至还可以干预朝政,就好比唐玄宗时期,太监干预朝政的事情,就已经是人尽皆知的了。

不过,像这种有文化,可以识文断字的太监,毕竟是少数,那为何皇帝的旨意,会让太监去宣读呢?
其实这都是我们受到了,现在电视剧的影响,我们都被骗了!
电视剧中,皇帝的圣旨,一般都是太监宣读,而真正的历史上,皇帝的旨意,从开始到宣读,都有着一系列的流程。

这期间实际上,压根就没有太监的事,明清时期,朝廷中有一个职位,叫做庶吉士,这个官职是参加科举高中之后,才能够担任的官职,可以说是饱读诗书,才华横溢。
这个官职的用处,其实就是给皇帝润色圣旨的,目的就是使圣旨读起来高大上。
当皇帝有下旨的意思时,就会先写出一些草稿,经过庶吉士加以润色之后,才会最终呈现出来。

而这些人还有一个作用,就是替皇帝宣读圣旨,同时翰林院的官员,也会在必要的时候,作为皇帝亲派的钦差大臣,前去宣读圣旨,因此这种种环节,压根就没有太监的参与。
通过以上的探究可以发现,其实在真正的历史上,太监的地位,其实是非常低下的,尤其是在大臣眼中,太监更是下作之人!

皇帝作为九五之尊,怎么可能会让太监,去颁布和宣读圣旨呢?
因此我们不过是被电视剧迷惑了而已,真正的历史上,太监是没有这个权限的,即使再受宠,也不会越俎代庖。
- 0000
- 0000
- 0000
- 0000
- 0000